4月,民政部发布《2025年1季度民政统计数据》显示,一季度,全国结婚登记181.0万对,离婚登记63.0万对,同比分别减少15.9万对、增加5.7万对。
5月10日起将施行新修订的《婚姻登记条例》,其中明确实行婚姻登记“全国通办”、优化婚姻登记服务等。
婚姻是家庭的基本组成部分。对于个人来说,婚姻是情感的升华,家庭是切实的归属感。对于社会来说,长期和谐的婚姻家庭关系有助于社会稳定。
目前我国婚姻形势有哪些变化?
1、不婚化加剧。由于年轻人口减少、结婚成本过高、婚姻观念改变等,2025年第一季度全国结婚登记同比为-8.1%,再创同季新低。
2、离婚率小幅提升。2025年第一季度离婚登记同比9.9%。“离婚冷静期”使2021-2022年离婚对数大幅下降。2023年后离婚率连续2年回升,制度调整短期效果减弱,离婚数增长。
3、“晚婚”现象突出,初婚人数减少。2024年,25-29岁代替20-24岁人群成为结婚主力,高年龄层段(40岁以上)结婚登记占比大幅上升。
4、未婚比例增加,男性未婚比例远高于女性。2023年中国30-34岁男性未婚比例为26.8%,女性未婚比例仅为12.1%,分别较2019年升高了8.6、3.4个百分点。
随着社会发展,一方面新一代年轻人追求独立自由,认为婚姻是束缚。另一方面,高婚育成本使年轻人实现家庭变得更加困难。从人口角度看,人口少子老龄化问题正在削减适婚年龄人数,结婚“主力军”减少。“婚都不想结,还生什么孩子”,正成为一批年轻人的选择,结婚率下降、生育率下降和老龄化加重是互为因果的。
当前,中国绝大部分是婚内生育,结婚数量的减少直接影响生育水平。老龄化、少子化、不婚化三大趋势加速到来。人口因素影响重大深远,生育政策调整是最根本、最重要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之一。
离婚率上升的主要原因
1. 经济压力与生活成本
高昂的房价、育儿成本以及生活压力是导致离婚率上升的重要因素。许多年轻夫妻因经济负担过重而选择离婚,尤其是在大城市,生活成本的增加使得婚姻关系更加脆弱。
2. 婚姻观念的变化
随着社会观念的开放,越来越多的人开始重视个人幸福和自由,婚姻不再被视为“铁饭碗”。年轻一代更倾向于通过离婚来结束不幸福的婚姻,追求新的生活方向。
3. 家庭暴力与出轨问题
家庭暴力和出轨是导致离婚的直接原因之一。数据显示,在离婚诉讼中,女方因家暴提出离婚的比例高达91.43%。此外,出轨问题也成为婚姻破裂的重要诱因。